決定,做決定!我們在日常生活裡無時無刻都在做決定,比如買辦公室傢俬,從小而瑣碎的事,到改變一生的取捨都是。自主選擇權關係到個人獨立性,但如果選擇做得不好,我們難免悶悶不樂,或者充滿悔恨。這方面,科學研究幫得上忙嗎?大多數人不清楚決定背後的心理過程,幸而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很有見地,他們或許有助於大家作出更好的決定。魚缸,商業登記,身體檢查,
每項決定
都在預測未來
不管是選擇買新車或新房子,甚至是該嫁誰、娶誰,我們的每一項決定都是在預測未來。我們想像著自己的取捨會帶來什麼樣的感受,而且通常選擇自認為最滿意的決定。這種“預測結果”的做法有個麻煩,就是我們其實並不擅長預測未來。不論是好事、壞事,都習慣於高估後果。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吉爾伯特說:“大多數事件的結果,快樂程度都沒那麼強烈,也比較短暫,這跟大部分人的想像不同。”
我們通常預測結果,但往往都猜得很離譜,很大一個原因是想“避免損失”。這是因為我們相信,損失帶來的傷害,恐怕大於獲得好處的快感。吉爾伯特又說,我們為了避免損失而影響取捨,可一旦真得出現損失,卻發現實際上並沒有預期中那麼痛苦。
那我們該怎麼辦?與其鑽牛角尖想像著結果會帶給你什麼感受,不如去找個曾做過相同抉擇的人,了解他(她)的感受。
然而也別忘了,不管未來發生什麼事,傷害你或者讓你快樂的程度,應該都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承認
我們都可能有偏見
你可曾跟人爭論過惱人的問題?譬如政治,結果往往讓你大感沮喪,因為你發覺對方只注重尋找能支持他自己論點的證據,完全無視任何反方意見。這就是常見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bias)”。假如我們相信自己是在充分權衡各種替代選項後再作“正確”決定,而其實你早已有偏愛的觀點,一心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在這個時候,你的偏見就會製造問題。
要作出最好的決定,就不能只是死抓住已經認定是最好選項的相關事實與數據。然而許多人都會承認,這種過程──去找可能證明自己錯判的證據──很痛苦。美國塔夫茨大學心理學家尼克爾森說:“了解自己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觀,或許就夠了;只要承認有這種偏見存在,而且我們都受到偏見的影響,或許就是件好事。”
別落入
“定錨效應”陷阱
我們下決定時有個習慣:會注意到一些其實無關痛癢的事實與數據。這種現象叫“定錨效應(anchoringeffect) ”。在一項經典的研究中,兩位研究者要求參與實驗的人估計一個數字:聯合國非洲會員國所佔的百分比。還沒作答之前,受測者必須先轉動一個輪盤(上頭列有從 0到100的數字),然後猜測輪盤上所獲數值是高於或低於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會員國所佔的比率(目前聯合國會員國為192個,其中非洲53個,所佔比率約為 28%)。有一件事是受測者不知道的:輪盤被動過手腳,只停在“10”和“65”兩個數字上。這雖然與本來的問題無關,卻強烈影響受測者的答案。輪盤若顯示數字為“10”,受測者回答的估計值平均為25%;若顯示數字為“65%”,則受測者平均回答的數值是45%。受測者似乎被輪盤數字的暗示影響了。
我們每次走進商店,看到有商品掛著“特價優惠”的牌子,就可能落入定錨效應的陷阱,因為商品原先的標價就給當作定錨,而我們用它來比較打折後的價格,因此感覺很實惠──其實還是很貴。如何抗拒定錨效應?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吉洛維奇建議你自訂一個折衷平衡的定錨,但即使這麼做還是有問題。吉洛維奇說:“你不曉得自己受定錨影響的程度有多大,所以很難補得回來。”
有時不妨
讓別人來選擇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做決定最開心,但有時候,不論結果如何,決定的過程就讓人很不開心了。此時,不如放棄選擇權。去年,美國的兩位學者波蒂(康奈爾大學)及麥姬兒(芝加哥大學)曾做過一系列實驗,探索這個想法。在一項測驗中,受測者必須在幾個對像中作取捨,然後報告對選擇結果的滿意程度,以及做決定時的感受。比起只有單項可以選的人,這些受測者的滿意程度反而較低,原因在於有人對自己的信心不夠,就算最後選得不錯,還是不滿意。因為他們一想到可能沒選到最好的,就覺得有壓力。
波蒂與麥姬兒都相信,就瑣碎或容易心煩的取捨而言,這個研究成果有深廣的意義。舉例來說,試試看讓別人來選擇紅酒或餐廳好了。有些取捨留給政府或專家去做,你可能覺得比較開心:“我們往往執著於取捨,認為有的選擇就可以帶來快樂,其實並不盡然。”
情緒不穩時
不要做決定
你可能認為情緒是做決定的大敵,其實情緒早已整合在取捨的過程當中。當你準備打定主意的時候,大腦的側邊系統(就是情緒中心)就會處於活躍狀態。美國南加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達馬席歐,研究過只有情緒部位受損的腦傷病人,結果發現他們連最基本的選擇(如穿什麼或吃什麼)都做不到。達馬席歐推測,這或許是因為大腦儲存過去的情緒記憶,而我們憑那些信息來做出現在的決定。
然而,任憑情緒主導去做決定,卻會嚴重影響結果。以發怒為例,賈爾格(密西西比大學)、英曼及密托(均為匹茲堡大學)3位美國學者的共同研究發現,發怒的消費者更容易人家拿什麼出來就買什麼,而不考慮其他選項。所以當你情緒發作時,最好不要做重大決定。
憑直覺做決定
也一樣好
大家總是認為理想的決定,得多花些時間才能做出,但有時候憑直覺做出的決定也一樣好。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威利斯與托多洛夫兩位學者發現:我們見到一個新臉孔,瞬間就對他或她的性格下了判斷。再看久一點,就算一秒鐘好了,還是極少修正原先的印象。
額外信息有助於達成理智的決定,這一點大家都視為理所當然。只是這裡有個悖論:獲取更多信息後,反而可能讓你對自己的直覺更加滿意。荷蘭學者狄克思特修斯發現,買小東西(譬如衣服)的時候,購物者如果曾經左思右想細細斟酌過,那麼過了幾個星期後,他們還是覺得滿意;但如果買大東西譬如辦公室傢俬,憑直覺買的人,到頭來往往都滿意當初所做的決定。結論是,這種不自覺的決策過程運用到政治及管理上,也有效。
選項多
不如少
你或許認為選項多多益善,但以下這一點謹供參考:譬如選購巧克力,五選一的樂趣大於三十選一。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愛顏嘉研究取捨的悖論,她說:我們總以為有得多挑才是最好,其實多不如少。
想做更好的選擇,就必須動用更多的信息處理技巧,而過程本身就令人困惑,又非常耗時。有更多選擇也會增加出錯的機率,最後可能覺得不盡然滿意,心裡嘀咕著是不是錯失了更好的機會。
有些人受苦於取捨的悖論,要比其他人來得嚴重。受影響最嚴重的人是“貪心鬼”,仔細衡量過所有可能的選項才下決心。這種做法,選項有限的話效果不錯,但事情一複雜就令人錯亂了。 “知足常樂型”(也就是碰上第一個符合心意的選項就下決定的人)受害程度最輕。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史瓦斯摩學院心理學家舒瓦茲說,假如你只想找“大致上還可以”的東西,很多壓力就消失了。
所以,與其全面搜尋信息想買到最理想的數碼相機,還不如問問朋友是否滿意他們的相機。舒瓦茲說,假如能讓他們滿意,大概也能讓你滿意。即使碰到似乎事關緊要的抉擇,不能僅以滿意為足,也應該限制考慮的選項數目。
過去的
就讓它過去
以下的情形是否常見?衣櫃深處有一件很不合身的衣裳,你一直不肯丟,原因是當初花了很多錢買的。支持你如此不智決定的叫“心疼成本(sunkcost)”謬誤。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兩位學者上世紀80年代便證實了,我們多麼容易為這種謬誤所愚。他們要學生想像:已經付費100美元週末去滑雪度假,但接下來發現有個更好的滑雪勝地只要50美元。兩個度假旅程都付費以後,當事人才知道撞期。他們會怎麼決定呢?令人吃驚的是,大部分學生選擇較不吸引人但較貴的旅程,原因是已經花了較高成本。,搬寫字樓,搏擊,水晶,標準舞
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我們越是投資在某件事情上,就越覺得難以割捨。為了避免讓“心疼成本”影響你的決策,得隨時提醒自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每項決定
都在預測未來
不管是選擇買新車或新房子,甚至是該嫁誰、娶誰,我們的每一項決定都是在預測未來。我們想像著自己的取捨會帶來什麼樣的感受,而且通常選擇自認為最滿意的決定。這種“預測結果”的做法有個麻煩,就是我們其實並不擅長預測未來。不論是好事、壞事,都習慣於高估後果。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吉爾伯特說:“大多數事件的結果,快樂程度都沒那麼強烈,也比較短暫,這跟大部分人的想像不同。”
我們通常預測結果,但往往都猜得很離譜,很大一個原因是想“避免損失”。這是因為我們相信,損失帶來的傷害,恐怕大於獲得好處的快感。吉爾伯特又說,我們為了避免損失而影響取捨,可一旦真得出現損失,卻發現實際上並沒有預期中那麼痛苦。
那我們該怎麼辦?與其鑽牛角尖想像著結果會帶給你什麼感受,不如去找個曾做過相同抉擇的人,了解他(她)的感受。
然而也別忘了,不管未來發生什麼事,傷害你或者讓你快樂的程度,應該都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承認
我們都可能有偏見
你可曾跟人爭論過惱人的問題?譬如政治,結果往往讓你大感沮喪,因為你發覺對方只注重尋找能支持他自己論點的證據,完全無視任何反方意見。這就是常見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bias)”。假如我們相信自己是在充分權衡各種替代選項後再作“正確”決定,而其實你早已有偏愛的觀點,一心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在這個時候,你的偏見就會製造問題。
要作出最好的決定,就不能只是死抓住已經認定是最好選項的相關事實與數據。然而許多人都會承認,這種過程──去找可能證明自己錯判的證據──很痛苦。美國塔夫茨大學心理學家尼克爾森說:“了解自己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觀,或許就夠了;只要承認有這種偏見存在,而且我們都受到偏見的影響,或許就是件好事。”
別落入
“定錨效應”陷阱
我們下決定時有個習慣:會注意到一些其實無關痛癢的事實與數據。這種現象叫“定錨效應(anchoringeffect) ”。在一項經典的研究中,兩位研究者要求參與實驗的人估計一個數字:聯合國非洲會員國所佔的百分比。還沒作答之前,受測者必須先轉動一個輪盤(上頭列有從 0到100的數字),然後猜測輪盤上所獲數值是高於或低於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會員國所佔的比率(目前聯合國會員國為192個,其中非洲53個,所佔比率約為 28%)。有一件事是受測者不知道的:輪盤被動過手腳,只停在“10”和“65”兩個數字上。這雖然與本來的問題無關,卻強烈影響受測者的答案。輪盤若顯示數字為“10”,受測者回答的估計值平均為25%;若顯示數字為“65%”,則受測者平均回答的數值是45%。受測者似乎被輪盤數字的暗示影響了。
我們每次走進商店,看到有商品掛著“特價優惠”的牌子,就可能落入定錨效應的陷阱,因為商品原先的標價就給當作定錨,而我們用它來比較打折後的價格,因此感覺很實惠──其實還是很貴。如何抗拒定錨效應?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吉洛維奇建議你自訂一個折衷平衡的定錨,但即使這麼做還是有問題。吉洛維奇說:“你不曉得自己受定錨影響的程度有多大,所以很難補得回來。”
有時不妨
讓別人來選擇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做決定最開心,但有時候,不論結果如何,決定的過程就讓人很不開心了。此時,不如放棄選擇權。去年,美國的兩位學者波蒂(康奈爾大學)及麥姬兒(芝加哥大學)曾做過一系列實驗,探索這個想法。在一項測驗中,受測者必須在幾個對像中作取捨,然後報告對選擇結果的滿意程度,以及做決定時的感受。比起只有單項可以選的人,這些受測者的滿意程度反而較低,原因在於有人對自己的信心不夠,就算最後選得不錯,還是不滿意。因為他們一想到可能沒選到最好的,就覺得有壓力。
波蒂與麥姬兒都相信,就瑣碎或容易心煩的取捨而言,這個研究成果有深廣的意義。舉例來說,試試看讓別人來選擇紅酒或餐廳好了。有些取捨留給政府或專家去做,你可能覺得比較開心:“我們往往執著於取捨,認為有的選擇就可以帶來快樂,其實並不盡然。”
情緒不穩時
不要做決定
你可能認為情緒是做決定的大敵,其實情緒早已整合在取捨的過程當中。當你準備打定主意的時候,大腦的側邊系統(就是情緒中心)就會處於活躍狀態。美國南加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達馬席歐,研究過只有情緒部位受損的腦傷病人,結果發現他們連最基本的選擇(如穿什麼或吃什麼)都做不到。達馬席歐推測,這或許是因為大腦儲存過去的情緒記憶,而我們憑那些信息來做出現在的決定。
然而,任憑情緒主導去做決定,卻會嚴重影響結果。以發怒為例,賈爾格(密西西比大學)、英曼及密托(均為匹茲堡大學)3位美國學者的共同研究發現,發怒的消費者更容易人家拿什麼出來就買什麼,而不考慮其他選項。所以當你情緒發作時,最好不要做重大決定。
憑直覺做決定
也一樣好
大家總是認為理想的決定,得多花些時間才能做出,但有時候憑直覺做出的決定也一樣好。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威利斯與托多洛夫兩位學者發現:我們見到一個新臉孔,瞬間就對他或她的性格下了判斷。再看久一點,就算一秒鐘好了,還是極少修正原先的印象。
額外信息有助於達成理智的決定,這一點大家都視為理所當然。只是這裡有個悖論:獲取更多信息後,反而可能讓你對自己的直覺更加滿意。荷蘭學者狄克思特修斯發現,買小東西(譬如衣服)的時候,購物者如果曾經左思右想細細斟酌過,那麼過了幾個星期後,他們還是覺得滿意;但如果買大東西譬如辦公室傢俬,憑直覺買的人,到頭來往往都滿意當初所做的決定。結論是,這種不自覺的決策過程運用到政治及管理上,也有效。
選項多
不如少
你或許認為選項多多益善,但以下這一點謹供參考:譬如選購巧克力,五選一的樂趣大於三十選一。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愛顏嘉研究取捨的悖論,她說:我們總以為有得多挑才是最好,其實多不如少。
想做更好的選擇,就必須動用更多的信息處理技巧,而過程本身就令人困惑,又非常耗時。有更多選擇也會增加出錯的機率,最後可能覺得不盡然滿意,心裡嘀咕著是不是錯失了更好的機會。
有些人受苦於取捨的悖論,要比其他人來得嚴重。受影響最嚴重的人是“貪心鬼”,仔細衡量過所有可能的選項才下決心。這種做法,選項有限的話效果不錯,但事情一複雜就令人錯亂了。 “知足常樂型”(也就是碰上第一個符合心意的選項就下決定的人)受害程度最輕。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史瓦斯摩學院心理學家舒瓦茲說,假如你只想找“大致上還可以”的東西,很多壓力就消失了。
所以,與其全面搜尋信息想買到最理想的數碼相機,還不如問問朋友是否滿意他們的相機。舒瓦茲說,假如能讓他們滿意,大概也能讓你滿意。即使碰到似乎事關緊要的抉擇,不能僅以滿意為足,也應該限制考慮的選項數目。
過去的
就讓它過去
以下的情形是否常見?衣櫃深處有一件很不合身的衣裳,你一直不肯丟,原因是當初花了很多錢買的。支持你如此不智決定的叫“心疼成本(sunkcost)”謬誤。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兩位學者上世紀80年代便證實了,我們多麼容易為這種謬誤所愚。他們要學生想像:已經付費100美元週末去滑雪度假,但接下來發現有個更好的滑雪勝地只要50美元。兩個度假旅程都付費以後,當事人才知道撞期。他們會怎麼決定呢?令人吃驚的是,大部分學生選擇較不吸引人但較貴的旅程,原因是已經花了較高成本。,搬寫字樓,搏擊,水晶,標準舞
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我們越是投資在某件事情上,就越覺得難以割捨。為了避免讓“心疼成本”影響你的決策,得隨時提醒自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